近几年来,电信诈骗案件比比皆是,但是对于诈骗手法却是大同小异,万变不离其宗,今天,小编汇总整理了一些网上常见的诈骗手法,大家可以参考借鉴一下。
尤其是以下10种诈骗模式,大家尽早知道
1、你犯事了+安全账户=诈骗
当你突然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构来电说你涉嫌违法,并要求你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时,百分之百是诈骗!
2、网络交友+介绍投资=诈骗
此乃“杀猪盘”,诈骗分子会利用网络交友,以情感为诱饵慢慢取得你的信任,为你画两个人未来蓝图为借口,诱导你投资赌博,资金一去不复返!
3、刷单+小额返利+加大投入=诈骗
做第一单任务时骗子会小额返利,诱导加大本金刷单,多次刷单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。网络刷单是非法行为,不要有“天上掉馅饼”的心理!
4、冒充领导或熟人+着急借钱=诈骗
通过电话、短信、社交软件等形式,声称是熟人或者老板,并要求你转账汇款的,一定要进行当面核实,不能轻易转账!
5、快递丢失赔偿+索要验证码=诈骗
检查一下自己的快递信息并向快递公司致电核实,切勿随意透露验证码等信息!
6、赠送游戏“装备”+扫码领取=诈骗
以赠送游戏中的豪华装备为由,要求扫码填写账号和密码等行为一定不要轻信,“是兄弟,就别砍我!”。
7、发购物广告+转账付款=诈骗
陌生人的商品广告信息要警惕,尽量在正规平台购物,以防遭遇诈骗!
8、航班取消+提供改签+转账付款=诈骗
收到退改签消息,应第一时间通过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或购票网站进行确认。非旅客原因造成的航班取消可免费办理退改签,无需缴纳费用!
9、招聘广告+面试录取+保证金/培训费=诈骗
找工作要到正规渠道投放简历,发现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!
10、节日红包+填写个人信息=诈骗
一般的电子红包点击就能领取,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。索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!
版权: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,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,请来电或致函告之,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katuitui.com.cn/2025/04/3043.html
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,它会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创伤。诈骗手法多种多样,且不断演变和创新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:
1. 网络兼职刷信誉:通过虚假招聘信息,承诺高额回报,诱骗求职者参与刷单,完成任务后拒绝支付报酬。
2. 冒充客服诈骗:诈骗分子冒充购物网站或快递公司客服,以商品丢失、质量问题等理由,骗取个人信息或银行卡号。
3. 中奖信息诈骗:通过短信、邮件等方式发送中奖信息,要求先缴纳手续费、税费等才能领取奖金。
4. 投资理财诈骗:以高回报为诱饵,诱导投资者将资金投入虚构的理财产品,最终血本无归。
5. 网络贷款诈骗:以低门槛、高额度为诱饵,骗取个人信息和保证金,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放款。
6. 冒充公检法诈骗:自称是公安、法院、检察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,以涉嫌犯罪为由,恐吓并骗取个人财产。
7. 杀猪盘诈骗:通过情感交流建立信任关系,然后诱导对方投资赌博,最终导致财产损失。
8. 仿冒身份诈骗:如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推销安全账户产品,或者冒充知名企业家进行投资理财推荐等。
9. 购物诈骗:在二手交易平台发布虚假的低价商品信息,骗取买家钱财后消失。
10. 钓鱼链接诈骗:发送包含恶意链接的短信或邮件,诱导点击并窃取个人信息。
11. 退款诈骗:以商品退款为由,提供伪造的退款链接或二维码,盗取受害者的银行账户信息。
12. 快递理赔诈骗:声称快递丢失或损坏,提供伪造的理赔链接或二维码,骗取个人信息和钱财。
13. 注销校园贷诈骗: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,以受害人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校园贷为由,帮助其注销贷款账号,进而骗取钱财。
14. 保健品诈骗:针对老年人群体,推销夸大功效的保健品,甚至宣称能治疗疾病。
15. 收藏品诈骗:以高价收购稀有藏品为诱饵,骗取鉴定费、手续费等费用。
16. 恋爱交友诈骗: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,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关系后实施诈骗。
17. 游戏装备诈骗:在游戏平台上发布虚假交易信息,骗取游戏币或现金。
18. 伪造证件诈骗:制作假证件或证书,如房产证、学历证等,用于诈骗活动。
19. 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礼物卡诈骗:诈骗分子冒充学生给老师发微信,以老师的口吻向家长索要礼物卡。
20. 冒充领导要求下属向其转账诈骗:诈骗分子获取公司人员架构及领导联系方式后,以领导名义向财务或下属同事发送转账请求。
21. 虚假购物网站诈骗:搭建虚假的购物网站,以低价销售商品为诱饵,骗取货款后消失。
22. 代购诈骗: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的代购信息,骗取代购费后失联。
23. 票务诈骗:通过虚假购票平台或黄牛渠道,以高价出售门票、车票等票务资源。
24. 虚拟货币诈骗:利用虚拟货币市场波动大、监管难度大等特点,进行价格操纵、合约欺诈等行为。
25. 非法集资诈骗:以高息为诱饵,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,用于个人挥霍或其他高风险投资。
26. 信用卡提额诈骗:以能够帮助提升信用卡额度为诱饵,骗取服务费和密码等信息,然后盗刷卡片。
27. 冒充知名人物诈骗:通过模仿知名人士的声音、视频等手段,进行诈骗活动。
28. 跨境赌博诈骗:组织国内人员参与境外网络赌博平台,通过虚假宣传、诱导投注等方式实施诈骗。
29.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:通过建立虚假的投资理财平台或推荐虚假的投资顾问,骗取投资者的资金。
30. 养老项目投资诈骗:针对老年人群体,推出虚假的养老项目或养老服务,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金。
31. 婚恋交友诈骗:通过相亲网站或社交软件,以结婚为目的与受害者交往,期间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。
32. 封建迷信诈骗:利用人们追求吉祥、避邪的心理,编造迷信谎言进行欺诈。
33. 冒充部队采购诈骗:诈骗分子冒充武警部队工作人员,以采购物资为由联系商家,骗取定金或预付款。
34. 虚假宗教用品销售诈骗:针对宗教信仰者,销售虚假的宗教用品或法器,骗取钱财。
35. 冒充紧急联系人诈骗:诈骗分子冒充紧急联系人,以各种紧急情况为由向事主借款。
36. 虚假房产中介诈骗:通过虚假房源信息吸引购房者,收取中介费后失踪或无法提供服务。
37. 冒充培训机构诈骗:以提供培训服务为名,收取学费后卷款跑路。
3
评论已关闭。